今年以來,我市深入貫徹全省“一改兩為”大會精神,對標省優化營商環境行動方案和滁州市優化營商環境若干條(2022版)具體舉措,以省營商環境評價中指出的重點問題為指引,強短板補弱項,著力提升我市包容普惠創新指標整體水平,在2022年一季度省級營商環境評價中,市發改委牽頭全市“包容普惠創新”指標位居全省第三位。
對標桿,全力推動“雙創”工作上臺階
我市以成功獲批建設國家創新型城市為引領,扎實推進“雙創”,主攻“三區四城一帶一基地”創新主平臺建設,成功入選首批“科創安徽”試點城市;國家技術轉移東部中心滁州分中心正式落戶;中新蘇滁高新區獲批省級高新區。同時,在全市逐步推廣“創新驅動研究院”“科技副總”“科技金融”等一批行之有效的“滁州經驗”,通過典型引路、示范引領,激發市場主體活力。不斷優化創新創業生態環境,出臺《滁州市創新發展研究院人才儲備管理辦法(試行)》《關于印發2021年滁州市就業創業促進工程實施方案的通知》等多項優惠政策,積極參加“創響中國”省創新創業大賽,落實各項創業擔保貸款貼息及獎補政策。今年以來,全市城鎮新增就業人數3.26萬人,招工4.75萬人,發放創業擔保貸款289筆6145萬元,發放就業補貼資金2874.9萬元。
強引領,持續提升人才流動便利度
我市扎實推進招才引智“十大舉措”,不斷完善揭榜掛帥、定向委托等機制,開發“亭城英才服務卡”,建立人才分類認定系統。圍繞支柱產業發展壯大、八大戰新產業鏈強鏈補鏈,開展“我為人才辦實事”“人才服務千企大走訪”等活動。今年以來,全市扎實推進招才引智“質量突破年”活動,新引進院士4名,國家級領軍人才3名、博士等高層次人才81名,省級領軍人才項目1個。新獲評國家級領軍人才創業類項目2人,居全省第一;省級領軍人才1人,全省僅合肥、滁州、蚌埠三地入選。1人獲評俄羅斯工程院外籍院士,取得歷史性突破。
抓落實,著力擴大市場開放度
我市積極落實壓減外商投資準入負面清單,放寬重點領域準入門檻。實施全流程外商投資服務提升工程,編制《外商投資指引》。加大產業鏈核心環節和價值鏈中高端重大項目引進力度,突出“強鏈補鏈延鏈”,鼓勵企業并購國外先進技術企業,帶動外資、外經、外貿聯動發展。今年1-3月,全市外商直接投資5.9億美元,增長29%,同比提高20.4個百分點。實現進出口額15億美元,總量占全省達5.5%,同比增長27%,分別高于全國、全省14、8.7個百分點;外資、外貿總量、增幅分別位居全省第5位、第4位。
強基礎,打造高水平基本公共服務
我市強化規劃引領,牽頭編制“十四五”公共服務規劃,明確到2025年發展目標,并從基本公共服務、普惠性非基本公共服務、生活服務三個方面提出細分目標。制定出臺《滁州市基本公共服務實施標準(2022年版)》,涵蓋9個方面、22大類、78個服務項目,并根據實際進行提標擴面,對相關服務項目內容、服務標準和服務流程細化、具體化。不斷加強項目和資金爭取力度,2021年爭取衛生、托育、公共實訓類項目資金1.9億元。今年以來,已爭取到民政、體育、文旅、教育類項目資金3200萬元。同時,扎實推進交通網絡建設,加快推進建設明光、天長通用機場項目進度。加快建設滁寧城際、合新、寧淮鐵路。推動北沿江、合新、寧淮、寧滁蚌亳、沿淮高鐵等干線建設。預計“十四五”時期,我市境內鐵路通車里程將達到673公里,躍居全省前3位。